内容

前喻文化亦称老年文化。指由传统导向的文化形态。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在其《性行为的文化决定因素》一文中创用。她认为属于前喻文化的大都是原始社会和一些传统社会。那里劳动生产力低下,缺乏酿就生产和社会变革所必需的物质手段,因而社会文化发展缓慢。人们从未奢望,也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、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。在他们眼里,生活是既定的,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。在这种社会中,社会成员之间有很大的凝聚力;社会秩序靠习俗、美德等来维持,而不是靠法律与契约;晚辈主要通过向长辈学习来完成社会化过程。这类文化形态的具体特征是:

1)人们缺乏文化变迁的意识;

2)至少有三代人共同生活,即存在着扩大的家庭;

3)长辈在家庭中有绝对权威,他们的行为规范、价值观念和礼仪准则及生产技能等均为晚辈的楷模;

4)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,对本社会的固有文化有归属感;

5)尊老以及缺乏疑问和自我意识。

因而这类文化基本上排除了变革的可能,也排除了年轻一代与老一代之间代沟产生的可能。[1]


 参考资料



[1] 陈国强.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[M].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.1990,376-37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