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

衰老指生物体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机能减退,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。如动物到老年期感觉失灵、运动迟缓、血管硬化等。通常也指由于疾病或其它不利因素引起的类似现象。衰老是继胚胎发育和个体成熟之后必然的连续过程,它最终将导致生物的死亡。但是,衰老不等于死亡,死亡也未必一定要经过衰老阶段。[1]

衰老可分为两类: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。前者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,后者是由于各种外来因素包括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。两者实际很难区分。总之,衰老是许多病理、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,是个体生长发育最后阶段的生物学心理学过程。人类在衰老过程中,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的变质和退化,导致机体调节和适应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降低,其最后结局就是死亡。尽管死亡不可避免,但是人类有可能控制和减缓衰老过程,从而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。

生理性衰老:生理性衰老是指成熟期前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。

病理性衰老:病理性衰老是指由于各种外来因素(包括各种疾病)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。[2]


 参考资料



[1] 梁焕国主编.中国老年百科全书·生理·心理·长寿卷[M].银川:宁夏人民出版社,1994,1-2.

[2] 杨平,肖进,陈宝珍主编;林荫亚,萧俊,肖进等编写.医学人文科学词汇精解[M].上海:第二军医大学出2,16.